一、早早准备基础牢
很多大一新生咨询说想要专升本,有些人却说大一就开始准备为时过早,后期容易疲乏。其实不然,学习本就不是容易的事,且近几年专升本竞争越来越激烈,想要脱颖而出成功上岸,就需要提前做好规划。正所谓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,反之,准备越充分,成功率也就越高。
第一,了解升本信息。考试要考察哪些科目?考试形式是怎样的?考试政策是否会有重大改革?历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?考试真题资料信息如何获取?
第二,明确个人目标。根据以上数据分析,结合自身情况,确定要报考什么层次的学校?是报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?
(以上信息可在课程“专升本那些事”中了解。)
第三,兼顾本身学业与升本课业。专升本的一个硬性前提是要取得专科毕业证书,若有科目挂科且大三时还未补考通过,就会影响正常毕业,进而影响专升本计划。所以要尽量不挂科,如果不小心挂科,则需要及时补考,确保拿到毕业证书。
专升本考试中,公共课会根据文理专业分别考语文和数学。对于大学语文,很多同学都认为很简单,毕竟从小学到高中,甚至到大学,我们都一直在接触语文。但实际上,很多同学准备语文时都觉得无从下手。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专升本语文该如何备考。
二、语文学习有规划
1.考情有了解

2.备考有方法
(1)单选
单选题重点考察基础知识,主要涉及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。语言知识考察汉字的正确规范书写(字形题)、汉语词汇的准确恰当使用(成语运用题)、现代汉语语法规范运用(病句辨析题、语言排序题);文学知识主要考察古今中外主要作家、作品的基本情况,如作家的时代、国别、字号、代表作、诗文集名称、文学主张、艺术成就等,还有代表作品的出处、编著年代、基本内容、主要特色及其文学史地位等,以及文学史中重要的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。
不论是语言知识还是文学知识,都是技巧性偏弱,记忆性较强,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做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。尤其是文学知识,需要理清思路,关注细节,不断巩固,加强记忆。
(2)填空
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,考纲中给出了15篇背诵篇目,包括《季氏将伐颛臾》《上善若水》《郑伯克段于鄢》等。
对于这些篇目,不仅要求会背,还要求会写,且要求写对。此外,文学史中的一些经典古诗文篇目也需要会背会写,防止在考试中超纲考察。
(3)阅读
阅读分为诗歌鉴赏、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。现代文文阅读和诗歌鉴赏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,要求能准确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,鉴赏评价作品语言的含义、表现力及其他作用。文言文阅读要求识记理解常用的文言实词、虚词,掌握文言文中通假字、古今字、一词多义、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及常见的特殊句式,能够进行简单的文言翻译。
阅读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,同学们若知道了常见题型的答题思路,答题就有了切入点。但是我们也不能被答题思路所禁锢,做题时需回归原文,从原文找内容填充答案,还需要美化答题语言,如此才能得高分。
(4)作文
作文是最能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版块,考纲中对作文的要求看似平淡无奇,但其实给了一篇好作文的标准,即符合题意,符合文体要求,感情真挚、思想健康,内容充实、中心明确,语言通顺、结构完整,标点正确、书写规范。
很多同学对作文有畏难心理,写作文时缺乏信心。同学们若能掌握一些写作技巧,加以阅读、练习,就会发现作文也未必就是拦路虎。作文最重要的就是审准题立好意,这是作文的方向,把握好正确的原则,往往也能找对方向。接着要为文章建构好框架,再用合适的事例及优美的语言填充框架,做到详略得当,中心突出,一篇好的作文也就完成了。
大一的学生有充足时间备考,对于单选和填空题可反复观看课程视频、研究教材,在吃透教材内容基础上还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,确保积累的知识够多,做题才能快狠准;对于阅读板块,在听老师讲解的过程中需要揣摩各个题型的答题思路,对答题思路烂熟于心后再通过做题提升,并在做题反思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答题体系,大一的学生有更多练习的机会,希望同学们能把握住;作文板块提升较慢,不仅需要掌握写作技巧,更重要的是多读多写。每周读几篇,每月写一篇,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希望同学们能把握住大好时光,赢在专升本的起跑线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