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英语是普通专升本考试中必考的一门公共课, 很多同学觉得英语最难学最容易放弃,那么赶紧跟小编一起来探究如何破局吧。
一. 考情分析
安徽专升本考试科目是四门,采用“2+2”模式,即两门公共课+两门专业课。公共课分文理科,文科考“大学语文+大学英语”,理科考“高等数学+大学英语”,无论文理,英语都是大家绕不过去的科目,因此小伙伴们一定要多重视。
专升本的报考是在大三的下学期,考前需要填报志愿,选择报考的院校及专业,考试结束后,省教育厅会划定公共课的录取线,达到公共课分数线才能进入到录取阶段,专业课的分数线由所报考的院校划定,根据招生计划和实际报考人数的比重来定。
二. 考试大纲
1. 词汇:
词汇与结构(Vocabulary and Structure)考察考生掌握并运用英语词汇、短语及语法结构的能力。考试范围包括《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(试行)》所规定的 A 级及以下词汇、短语和语法结构。专升本的考试难度其实略低于高考,按高考的词汇量准备即可,即3500个一般词汇。
2. 完型填空
完型填空的考察比较简单,一篇文章配10个空,文章长度在150词左右,考察的角度比较多元,既考察基本的词汇辨析和句法结构,也考察了文章的前后逻辑关系,需要一定的技巧性才能更好地完成。
3. 阅读理解
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题型,四篇文章,每篇5题(4*5),是整个考试里分值最大的题型,考察学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,如:
1)理解主旨
2)理解文中具体信息
3)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
4)做出判断和推理
5)理解作者的意图、观点和态度
4. 句子翻译
句子翻译一共6题,英译汉与汉译英各3题,每题5分,是分值相对较高,但失分率也很高的大题。
汉译英的部分重点考察的还是特殊的句式及结构,如强调句,倒装句,时态和从句的考察等,所以平时上课总结的内容大家一定要提前背熟。
英译汉的难点是大家太纠结与原句的框架,不能充分得展示出中文思维,给大家一个小妙招:翻译出中文后抛开英文读一遍,觉得不通顺的地方按照中文说话的方式调整通顺即可。
5.写作
能根据所给的提示,用英语写一篇约120个单词的简短应用文。要求格式规范,内容切题,条理清晰,语法正确,表达得体。
三. 时间规划
1. 大一
基础夯实阶段,不需要大量的刷题,而是关注自己的薄弱点,稳扎稳打。可以从掌握记忆基础的3500词开始。
词汇的记忆注意两点,短时+高频。根据记忆曲线,一次不用记太多词汇,即每次背单词的时间不用太长,但背过的词汇一定要高频复习。另外也要注意固定搭配和不规则动词时态表的背诵。推荐使用的app:百词斩/不背单词。
专升本考试考察的语法部分其实并不难,主要是词法+句法+特殊语法结构,但考察的角度比较全面,这部分大家可以参看我们网课的语法精讲部分,建议大家反复听。常考的一些语法点如下:
1)固定搭配
2)非谓语动词
3)比较级
4)虚拟语气
5)倒装句
6)强调句
7)从句(如定语从句)
时态(如完成时态)
2. 大二
在系统掌握了语法和单词后,我们可以开始针对性的专项训练了,这个阶段主要是不断去调整自己的速度和提高正确率。
这个阶段大家一定要准备自己的错题本,不断刷题总结考点和做题技巧,同时继续巩固语法和词汇。
3. 大三
提升+冲刺阶段:提升阶段主要是系统性地复习前边所学知识,并大量刷题。尤其是各章节知识点对应的题目要全部吃透,每刷一道题都要去回顾一遍这个题对应的知识点。
同时,这个阶段要注重理清考试脉络,搭建起自己的学习体系。跟随老师上课的讲练,参考历年习题,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加强,同时进一步磨练各个题型的做题技巧。
冲刺阶段的以刷题为主,通过历年真题以及模拟题,进行成套练习,同时要训练自己的答题速度, 在真实的模拟考场环境下演练自己的考试技巧和心态,不留遗憾。